好想去蜿蜒小径壁画村
 
庆尚南道(昌原市) ,
好想去蜿蜒小径壁画村由庆南银行打造,为的是让马山的美丽风景展现不一样的魅力。 位在城湖洞山村的好想去蜿蜒小径壁画村让到访的旅客每一部都充满惊奇。充满特色壁画与异国赶拍照区都是这里的一大看点。

神勒寺(骊州)
 
京畿道(骊州市)
相传神勒寺是由新罗时代元晓大师创建的寺庙,南汉江从神勒寺前流过,形成一片沙滩,景色非常优美。以极乐殿为中心,寺庙内还有历史悠久的祖师堂、多层砖塔、高丽末期的大藏阁记碑等历史遗迹。尤其是位于江边绝壁上的江月轩,可一眼望见南汉江的景色,可算是神勒寺的代表景点,也是有名的恋人约会场所。

铁原设施管理事务所(原铁三角战迹馆)철원 시설물관리사업소(구 철의삼각전적관)
 
江原道(铁原郡) ,
设施管理事业所是一处以介绍铁原旅游为中心的机构,位于东松邑长兴4里孤石亭观光地处。设施管理事务所是在1976年以铁原郡提出的建设安保观光地为出发点,1977年交通部将孤石亭指定为国民观光地,1985年军队与铁原郡一同进行安保照片、史迹的发掘与保存工作,建立了全国最大的安保教育场。 目前设施管理事业所的铁三角战迹馆已成了孤石亭国民观光地内的一处安保教育场。在战迹馆中的统一馆中展有各种遗物,可以了解到南北两国的过去与现在。而通过参观展示馆,则可了解到韩朝两国人们的过去和现在,通过各种史料比较他们的生活状态,让人不由地想到将来两国实现统一时的局面。

金山寺
 
全罗北道(金堤市) ,
位于母岳山道立公园入口的金山寺是在百济法王元年(599)创建的,在776年由真表律师重新改建有了大加蓝的风貌。寺院境内有被指定为国宝第62号的弥勒殿及10多个文化财,之外还有很多附属的建筑物是湖南第一大的寺院。木造的弥勒殿是韩国唯一的拥有三层法堂且上下内部相通的殿堂。到了春天从山的入口到金山寺一路盛开的樱花,吸引了很多游客到这里来。在冬天也可以看到很多信徒来到弥勒殿拜菩萨像或围着殿堂转来转去念经拜佛的样子。

赵廷来阿里郎文学馆
 
全罗北道(金堤市) ,
大河小说『阿里郎』是将韩国文学水平提高一个层次的作家赵廷来的作品,无论是其文学性还是大众性,都受到社会各阶层的验证,作家为这部作品整整贡献了5年的时间,亲笔写出了韩国的民族史。从这点出发,将这里用作教育学习的场所使用,可以让人深刻感受到殖民地历史中为了独立而挥洒热血的人们的气息,培养地区共同体意识,利用信息技术和假想体验继承和发展独立运动精神,增强民族力量。 * 开馆日 : 2003年5月16日

汉拿生态林
 
济州道(济州市) ,
汉拿生态林位于济州市奉盖洞龙江山14-1号山林厅所有的国有土地将近196ha,5.16道路边海拔600的高地一带。这个生态林从1970年初到1995年曾经归个人用作牛马的牧草园使用。位于植物宝库济州的济州的生态林里有山林生物,暖带,温带,寒带植物等333种288千株摘植生态复原植物。计划将这里设为天然林地区遗传资源保全地带进行管理。这里有生态路,展望台,养苗屋,主题散步路,遗传基因保存组织培养室等基础设施和枫树林,球状树林,金达莱树林等13个主题树林,生态树林整体压缩的岩石园位于中央,呈现出了森林的面貌。

苏莱湿地生态公园(소래습지생태공원)
 
仁川(南洞区)
苏莱湿地生态公园位于仁川广域市南洞区论岘洞,整个公园占地面积350万平方米。其中,以废弃盐田为中心的66万平方米的空间开园于1999年6月。这里的生态展示馆是在盐田仓库的基础上改建而成的,馆内展示着百脉根、海棠花等盐生植物的照片以及制盐场景、苏莱浦口的照片。2001年4月,湿地公园进行了生态学习空间扩张工程,分别建造了公园咨询馆、生物壁画馆、自然能源体验馆、仁川第21宣传馆、仁川环境NGO活动情况馆。在展示馆附近的自然学习场中为游客准备了与生态公园植物及盐田相关的教育影像,设有桌椅、屏幕齐全的教室。生态公园以小学生为对象,分别在每年的6~7月、9~10月每周开放五天,为学生提供20分钟的学习时间。盐田学习场是将废弃盐田进行复原后建成的,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这里每天可以产盐400~1,200kg,可直接观察到生产食盐的过程,看到形如围棋棋盘般的盐田和工人们用水车抽取海水的工作场景。特别是在取盐时间(通常为下午4点)前往的话,还可直接参与下铲盐体验活动。在盐田学习场旁边设有可赤脚进入捕捉螃蟹、挖采贝壳的泥滩体验场。其周边则是栖息着金鱼、鲤鱼的淡水莲池。自1999年6月开园以来,这里一直深受首都圈市民的喜爱,公园距高速路口仅有五分钟的车程,在公园入口处立有标着“首都圈海洋生态公园-海洋探索自然学习场”的树门。

幻仙窟
 
江原道(三陟市) ,
大耳里洞窟地带分布着包括幻仙窟、观音窟、梯岩风穴等6处洞窟,被指定为第178号天然纪念物,在1996年,经过开发,作为石灰洞窟的幻仙窟开始向一般游人开放。幻仙窟不仅内部美景不断,外部由德项山、烛台峰、地角山、莫弥山等包围,山岳景观尤为壮丽,并且,这里花香房、瓦房、桶臼子等民俗资料丰富,周边还有大耳里郡立公园等便利设施。幻仙窟总长6.2km,是东洋最大的石灰窟,位于海拔500m的山腰处,洞口宽14m,高10m,呈拱形,从中流出大量洞窟水。幻仙窟内部不仅可以看到国内其他石灰窟固有的华丽的石钟乳,亦可看到分阶段形成的生成物,以及观察到它们生成、成长、退化的过程。尤其是中央广场的石笋以及入口处的“万里长城”和蘑菇形的钟乳瀑布,是全球任何洞窟都无法欣赏到的奇观。洞窟内10余个大大小小的洞窟湖水和6处瀑布,沿通道前行,仿若行走在一个巨大的地下溪谷一般。幻仙窟的内部大部分是由石钟乳构成的,直行40m所到达的中央广场,拥有可在同一时间容纳数万名游客的白沙滩,非常壮观。窟内的洞顶到处可见倒悬着的钟乳石群,以及大规模的溶蚀丘和溶蚀孔,时而从顶端滴下的落水,将洞窟点缀成了一处人间仙境。幻仙窟内年中温度始终保持在11摄氏度左右,通过观察从洞顶以及四周墙壁的渗水量,可以轻易区分出四季的变化,当水珠悬浮在洞顶或墙壁上而不滴落时,经光线的折射,水珠晶莹剔透,闪闪发光,令人陶醉。在幻仙窟内栖息着码头菊头蝠、百足虫、灶马、爪鲵、涡虫等24种生物,其中蝙蝠、爪鲵、灶马等生物在开放的区间内可以很容易的观察到。* 幻仙洞的由来和传说据说在很久以前,大耳里村的烛台岩附近有瀑布和小房屋,有位美丽的女人,因此处景色极美,经常来这里洗澡。某天,在村民的追赶之中,行走到现在幻仙窟的所在地,霎时间电闪雷鸣,天降巨型的岩石,而女人也消失得无影无踪,于是,村民便认为这个女人是仙女的化身,把岩石堆积的地方起名为幻仙窟,在此进行祭祀来乞求平安。在女人消失后,烛台岩附近的水逐渐干涸,而幻仙窟的水却高涨起来,形成了现有的仙女瀑布。天降的岩石,在目前前往幻仙窟的胡同内还有残留,并在岩石上建有山神堂。也曾传说有位高僧进入幻仙窟内修道,但却无人见过这位高僧从中出来,于是关于这位高僧是幻仙的传说也就流传开来了,高僧的禅杖插于山神堂前,正是现在刺楸树所在之地,而这位高僧的寄居时曾使用过的炕和灶台,目前仍保留得完整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