圜丘坛
 
首尔(中区) ,
圜丘坛是为了祭天而设置的祭天坛,亦被称为圜坛。它是提倡儒教治国的韩国及中国等地举行儒教祭天仪式的地方。韩国首次祭天活动是在高丽成宗2年(983年)的正月,其后便是反复地实施与废除,直至朝鲜初期才明文禁止举行祭天仪式。世祖2年(1456)曾短暂地将祭天仪式制度化,1457年设立了圜丘坛,以便举行祭祀活动。在世祖10年(1464)实施了最后一次祭祀仪式后,圜丘坛处的祭祀便中断了下来。圜丘坛再次被设立是在高宗34年(1897),当时朝鲜将国号改为大韩帝国,高宗出任国家的皇帝。目前,在圜丘坛旧址上还建有皇穹宇和3个石鼓。皇穹宇是在圜丘坛建成两年之后,于1899年完工的。皇穹宇旁边则建有祭天时使用的乐器——3个石鼓。石鼓坛由石头筑成,是1901年12月官民为赞扬高宗圣德而决议建造石器碑文的次年建成的。目前圜丘坛的大部分旧址被朝鲜酒店所占据,仅在南北庭院中建有皇穹宇。* 面积 - 8,661.16㎡

首尔大学美术馆
 
首尔(冠岳区) ,
首尔大学美术馆在经过多年的准备后,从首尔大学博物馆现代美术部中独立出来,成为韩国首个大学美术馆。美术馆由三星集团出资建立,荷兰世界建筑师 Rem Koolhaas设计而成,拥有展示室、大讲堂、讲习室、教育设施等,作为一处复合文化空间,体现着独特的建筑美。以后将从大学美术馆的特殊立场,重点放在教育项目上,使美术馆成为校内成员及地区居民都可以亲近美术的文化教育场所。从国内外近现代美术到建筑、图书资料等,展示各种媒体,通过首尔大学美术馆的独特设施,打造音乐、文学、电影、戏剧等相互融合的复合文化空间。

Alt Space Loop
 
首尔(麻浦区)
Alt Space Loop是一处非盈利性质的美术馆,主要是为发掘充满潜力的年轻作家、促进国际交流和展示产业的发展而建立。1990年代末,与各种以盈利为目的的画廊不同,Alt Space LoopLoop的非盈利性运作,为许多经济上比较困难的作家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才能的空间,揭开了展示史上充满纪念意义的一页。Alt Space Loop于1999年2月在上水洞开业,2005年在西桥洞重新兴建,长期坚守着它在弘大附近的艺术阵地。地下1层和地上1层主要用于展示作家们的作品。2楼有适于人们休息的咖啡馆。这个咖啡馆不仅是单纯意义上的餐饮店,沙龙、作品集、研讨会、图书馆等文化空间共存,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舒适的文化空间。Alt Space Loop自开馆以后,每年都举行了大量的展示和公演。Tirana(阿尔巴尼亚中西部) 双年展及各种国际交流活动都曾在此举行。2002年还被邀请作光州双年展的展示空间。

首尔梦村土城서울 몽촌토성
 
首尔(松坡区)
 位在汉江支流边上的百济土城,为利用自然地形建造的泥土堆叠城牆。北边城牆做成坛的地方,发现曾建筑木栅的痕迹,可得知过去曾使用木制栅栏做为防御设施。位于奥林匹克公园内的"梦村土城",建于百济筹画建立古代国家根据地的汉城时代,即西元3~4世纪时期建造的居城之一,推测是河南慰礼城。被列为史迹第297号,利用从南汉山延伸下来的丘陵地,建筑构造为外城与内城重叠交错的城牆。城内保存展示有梦村土城内挖掘的百济文物(三足土器、长颈瓮、蛋型缸、圆筒状器皿托盘等生活用具),而房屋地基与储藏洞穴等都依照挖掘当时的样貌展示。

岩寺江畔生态公园
 
首尔(江东区)
岩寺江畔生态公园坐落于因先史遗址而闻名的岩寺洞,这里设置了人工湖岸、自行车道路、以及以芦苇和荻为装饰的散步路、候鸟观察台等各种大型休息设施。沿生态公园的水边行走,可以欣赏到芦苇群等美丽的自然景观,而沿着公园的探访路缓行,从春季到秋季,可以观赏到各种野生的鲜花和燕子、山雀等候鸟。 并且,园内的石堆和水沟内栖息着步行虫等昆虫,是自然学习的好去处。在岩寺生态公园临近,有高德水边生态公园和自行车主题公园等,给予市民极大的便捷,深受市民的喜爱,将会成为汉江边上的一处新的旅游胜地。

韩电艺术中心
 
首尔(瑞草区) ,
在首尔市瑞草区瑞草洞新开馆的韩电艺术中心,是一处拥有尖端设备和配套设施的综合性文化空间。作为地上有2层,座席达1,000个左右的大型多功能公演场,这里不仅经常举行古典音乐会、舞蹈、戏剧、音乐剧等专门的艺术公演,还常常有以儿童、青少年、家庭主妇等为对象的各种企划公演和教育项目,并且是当地居民观看演出及深夜艺术电影等多种文化活动的场所。韩电艺术中心以服务观众为宗旨,为市民们创造一个愉快而舒适的公演场,开发既符合大众口味又有独创性的公演活动,一方面为艺术家们提供了一个尽情施展才华的空间,另一方面为推动地区文化的发展增添了一份力量。

金仙寺
 
首尔(钟路区)
晚秋,寻找古老伽蓝佛寺的路多少有些气氛。 首尔市内,走过可以感受到背井离乡之人思乡之情的以北五道厅,顺着静谧的住宅区向上,就会有比一般山路更加幽静的秋天小路映入眼帘。 虽是连一辆车都无法进入的窄路,但利用自然地势,沿着溪谷穿行的小路,让人在不经意之间感受到秋的韵味。金仙 – 追寻着佛祖古老的伽蓝佛寺登上山路,中途休息两三次后,便可远远看到朝鲜正祖皇帝时期,由龙波大师和聋山大师的祈祷而诞生的纯祖的故事流传的地方--金仙寺。

首尔 原 比利时领事馆(现,首尔市立美术馆南首尔生活美术馆)서울 구 벨기에영사관
 
首尔(冠岳区) ,
2004年9月2日开馆,是首尔市立美术馆的分馆。美术馆是原比利时领事馆的建筑,古典主义建筑样式的爱奥尼亚柱式室内石柱和壁炉等,将原有建筑物原样保留,进行少量修缮,建成展现20世纪初期古典建筑与现代美术的展示空间。 被指定为第254号史迹的旧比利时博物馆于1905年在首尔会贤洞竣工,后来由于城市再开发事业,1983年搬迁到现在的位置进行了复原,1970年商业银行(今友利银行)收购,2004年5月作为文化艺术支援事业的一部分免费租借给首尔市,装修成为公共美术馆。 建筑总面积为1,569.58㎡,共有地下1层、地上2层,还有屋顶阁楼。地下是美术教育场,1楼和2楼是展示室、办公室区间,外面有草地和树木,还有户外雕刻公园。首尔市立美术馆有庆熙宫分馆和南首尔分馆,庆熙宫分馆以大馆展示为主,南首尔分馆以企划展示为主运营,并进行以儿童和青少年为对象的儿童美术教室和假期美术特讲等美术教育讲座。

光熙门
 
首尔(中区)
光熙门是在朝鲜太祖5年(1396年)创建首都汉城时,于东南侧建成的小门,被列为四小门之一的南小门,也被称为水口门。壬辰倭乱时都城与宫殿皆遭到破坏,光熙门亦然。后于肃宗37年(1711年),都城重新修筑完成后的次年,光熙门开始重建。后在日帝强占期,因铺设电车轨道而将首尔城郭拆除,光熙门仅留下城门与城楼。韩战时门楼再次遭到破坏,直到1975年,城门被迁至原址南侧15m处并开始复原工程。光熙门曾历经许多历史事件,仁祖2年(1624年)李适之乱发生后,李适由此门逃出都城;丙子胡乱(1636年)时,君王仁祖亦经此门退往南汉山城。朝鲜时代的日本使臣自玉水洞豆毛浦渡口渡过汉江,也是经由光熙门前往位于仁峴洞的日本使臣专用驿馆东平馆。光熙门的城门与首尔城郭的其他小门相同,皆采用长方形武沙石做为基石层层构筑,再于城门的中间设置前后拱门与通道,最后建筑门楼。石造建筑高6m,宽7.98m,外侧拱门高4.18m,宽4.58m,内侧拱门高4.68m,宽5.18m,拱门内部通道宽5.16m,拱门台石高2m。门楼建筑为正面3间、侧面2间,左右内侧则设有登城阶梯与小门。

汉江栗岛
 
首尔(永登浦区)
位于汉江上的栗岛,如一颗栗子般坐落在汉江上。这里还被称为驾山,并且与汝矣岛的别称罗衣州相对应,还被称为栗州。 栗岛东部和西部的河蚀崖还被称为“小海金刚”,大栗岛的下面是汉江堆积而成的9个河中小岛,延绵数十里的白沙滩早已被列为首尔名胜“栗岛明沙”,周边的景色优美。 根据《东国舆地备考》记载,汉江栗岛曾是高丽时期的流放地,1394年,随着朝鲜王朝迁都至此,这里便成为汉江上的运输要塞,直到6.25韩战之前,这里一直是造船处和物资集散地。据《慵斋丛话》记载,世宗•成宗时代,这里种植了许多桑树,并有着“国家的桑田”之美称,养蚕业兴盛。 据《明朝实录》11年4月记载的栗岛居民日常生活:这里位于首都首尔,汉江水十分干净,可以直接当做饮用水,与外部的交流较少,因此很少引起周边的注意,岛上居民的生活方式大体是自由奔波,民风淳朴,这里聚集着马氏、印氏、石氏、宣氏等韩国比较稀有的姓氏家族。府君堂和银杏树被视为庇佑岛上村落安宁与和平的象征。 到了1968年2月10日,作为汝矣岛开发的一部分,对栗岛实行了爆破,岛上的62户443名居民集体迁到了麻浦区仓前洞牛山半山腰。随着时间的推移,汉江水的冲积,栗岛上长满了紫芒、水杨等亲水性植物。1990年成为世界上罕有的城市中的“候鸟栖息地”。1999年8月10日,被指定为首尔市“生态保护地区”,一直以来受着特别地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