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菜间博物馆
 
首尔(钟路区)
泡菜间博物馆是一家可以体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定为无形文化遗产的泡菜与泡菜腌制文化的特色博物馆。泡菜间博物馆还被美国CNN评选为了世界11大饮食博物馆。 在泡菜间博物馆可以了解泡菜的历史及相关信息,并还可以亲自品尝、体验泡菜。访客可通过主页( www.kimchikan.com)预约。博物馆内提供英语、中文、日语等语音解说服务,以便外国游客参观,在指定时间还可听讲解员的解说。

梨花女子大学博物馆
 
首尔(西大门区)
梨花女子大学博物馆建于1935年,是为了在日本帝国主义统治之下,保存好本国的文化遗产而建的,馆中收藏的主要是当时教授和学生们收集的民俗物品、木工制品、陶瓷等。本馆1楼陈列、展示着这些珍贵的物品,而它们也成为博物馆建立的契机。从1972年起,博物馆每年面向学生和普通群众,都会举办特别企划展,从1996年起,梨大博物馆还将各种著名文物分类,按不同的主题,举办了许多小规模的特别主题展,充分履行着其在文化、艺术和社会教育方面的使命。特别是作为陶瓷研究专门机关,博物馆在发掘遗址和调查研究方面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的保存和管理好文物、做好学问调查研究,博物馆还将全国各地的遗迹发掘、实地调查研究和资料编辑、调查报告的出版结合起来,同步进行,大大提高了学术界和普通人对文化、历史的挂关注。

世宗文化会馆
 
首尔(钟路区)
1978年建于光华门的世宗文化会馆内设有大剧院、小剧场和美术馆等, 常举办各种形式的演出及展示会, 吸引游客前来观赏。文化馆的主舞台—大剧场内拥有亚洲最大的pipe organ和宽阔的舞台, 可同时容纳3822名观众。舞台可根据演出体裁及风格的不同而作相应的调整,无论是音乐剧、话剧还是舞蹈、电影,都不受限制。采用电脑调控的照明设施及适用于大型剧场的音响设备更为精彩的演出锦上添花,使观众能够享受演出本身带来的乐趣。1、2层共可容纳442人观看,至于舞台,即使是小剧场也能同时容纳100多人在上面表演。会馆的美术馆则由主馆、别馆和新馆构成,3个馆都是最新式的展示空间。此外,会馆内还有艺术商店及艺术人会议室等。休息室等各种便利设施也十分完善,即使不为观看展览,游客也可到处走走看看。

前山展望台
 
大邱广域市(南区) ,
前山展望台建筑被评价为是都市与自然、历史与未来的完美结合,作为一处可将大邱市内景致一览无余的场所,深受游客的喜爱。前往展望台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在大山谷处乘坐缆车前往,约需15分钟,另一种是在 Anjirang谷沿登山路步行前往,约需1小时。

国立古宫博物馆
 
首尔(钟路区)
国立古宫博物馆里收藏有4万多件展现朝鲜王室历史与文化的文化遗产,重新整修过的展示空间里展示有高雅的王宫宝物。 以后,国立古宫博物馆将与国民一起,继承威严的王室文化与创造性的宫中文化遗产的优秀性,继而成为文化的殿堂。

汉江市民公园-二村地区
 
首尔(龙山区)
二村汉江公园位于江边的北端,介于中浪川桥与元晓大桥之间,沿江边种植着大波斯菊、紫芒、芦苇等植物,是一条散步的好路线。 园内建有青少年广场、X-游戏场、具有国际规模的旱冰场、篮球场、网球场、门球场等运动休闲设施,并且在汉江渡河体验活动中,还可以迎着浪花,划着橡皮艇,享受漂流的乐趣,这里作为学校和工作单位进行的团队训练场,再合适不过了。除此之外,自然学习场、水上训练场、车范根足球教室、晚霞岛等地也值得一去。。

汉江栗岛
 
首尔(永登浦区)
位于汉江上的栗岛,如一颗栗子般坐落在汉江上。这里还被称为驾山,并且与汝矣岛的别称罗衣州相对应,还被称为栗州。 栗岛东部和西部的河蚀崖还被称为“小海金刚”,大栗岛的下面是汉江堆积而成的9个河中小岛,延绵数十里的白沙滩早已被列为首尔名胜“栗岛明沙”,周边的景色优美。 根据《东国舆地备考》记载,汉江栗岛曾是高丽时期的流放地,1394年,随着朝鲜王朝迁都至此,这里便成为汉江上的运输要塞,直到6.25韩战之前,这里一直是造船处和物资集散地。据《慵斋丛话》记载,世宗•成宗时代,这里种植了许多桑树,并有着“国家的桑田”之美称,养蚕业兴盛。 据《明朝实录》11年4月记载的栗岛居民日常生活:这里位于首都首尔,汉江水十分干净,可以直接当做饮用水,与外部的交流较少,因此很少引起周边的注意,岛上居民的生活方式大体是自由奔波,民风淳朴,这里聚集着马氏、印氏、石氏、宣氏等韩国比较稀有的姓氏家族。府君堂和银杏树被视为庇佑岛上村落安宁与和平的象征。 到了1968年2月10日,作为汝矣岛开发的一部分,对栗岛实行了爆破,岛上的62户443名居民集体迁到了麻浦区仓前洞牛山半山腰。随着时间的推移,汉江水的冲积,栗岛上长满了紫芒、水杨等亲水性植物。1990年成为世界上罕有的城市中的“候鸟栖息地”。1999年8月10日,被指定为首尔市“生态保护地区”,一直以来受着特别地保护。

国立现代美术馆
 
首尔(钟路区)
国立现代美术馆首尔馆于2013年在首尔中心景福宫旁的国军机务司令部旧址正式开馆。首尔馆引进“广场”的概念,以建筑与周边环境达到和谐为目标,将建筑内外进行有机连结,并引发如何在市中心让美术馆与参观游客建立关系的新话题,呈现21世纪未来型美术馆的新可能。首尔馆现址在朝鲜时代曾为昭格署、宗亲府、奎章阁、司谏院的所在地,日本强占期则被作为日本军的首都陆军医院、京城医学专门学校附属医院。韩战后,曾为首尔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国军首都综合医院、机务司令部等机关所在地,是极具历史渊源的政治文化中心。1981年,宗亲府敬近堂与玉牒堂的建筑被移至现今的正读图书馆处,直到2010年随著宗亲府基坛原型的出土,才再度迁回原址并完成修复。而沿用日据时代医院建筑的国军机务司令部,在2008年迁址时,原建筑被列为国家文化财第375号。国立现代美术馆首尔馆保存并活用了宗亲府与机要司令部极具历史价值的建筑,成功地融合了过去与现代,预计将发展成为兼容各种艺术形式的开放型美术馆。* 开馆日 : 2013年11月12日

圜丘坛
 
首尔(中区) ,
圜丘坛是为了祭天而设置的祭天坛,亦被称为圜坛。它是提倡儒教治国的韩国及中国等地举行儒教祭天仪式的地方。韩国首次祭天活动是在高丽成宗2年(983年)的正月,其后便是反复地实施与废除,直至朝鲜初期才明文禁止举行祭天仪式。世祖2年(1456)曾短暂地将祭天仪式制度化,1457年设立了圜丘坛,以便举行祭祀活动。在世祖10年(1464)实施了最后一次祭祀仪式后,圜丘坛处的祭祀便中断了下来。圜丘坛再次被设立是在高宗34年(1897),当时朝鲜将国号改为大韩帝国,高宗出任国家的皇帝。目前,在圜丘坛旧址上还建有皇穹宇和3个石鼓。皇穹宇是在圜丘坛建成两年之后,于1899年完工的。皇穹宇旁边则建有祭天时使用的乐器——3个石鼓。石鼓坛由石头筑成,是1901年12月官民为赞扬高宗圣德而决议建造石器碑文的次年建成的。目前圜丘坛的大部分旧址被朝鲜酒店所占据,仅在南北庭院中建有皇穹宇。* 面积 - 8,661.16㎡

切头山天主教殉教地
 
首尔(麻浦区)
切头山因其山峰从汉江突出出来,既像蚕的头又像龙的头,古时又称蚕头峰或龙头峰。1866年丙寅迫害(天主教迫害事件)当时,无数的天主教信徒在这里惨遭杀害,因而改名切头山。丙寅迫害100周年时,为了追悼殉教的圣徒,决定将切头山定位圣地。切头山殉教博物馆与切头山殉教教堂始建于1966年,翌年竣工。之后,殉教者纪念公园于1972年完工,公园内有金大建神父像、圣母窟等。1984年教皇保罗二世,1985年德兰修女曾先后前来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