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仁寺
 
忠清北道(丹阳郡) ,
救仁寺作为大韩佛教天台宗的总本山寺庙,掌管着全国140多个寺庙。救仁寺是建立于1945年,并在1966年用现代式混凝土建造的特色建筑物。寺庙内部以5层大法堂为主,还分布着三宝堂, 说禅堂,总务院,仁光堂,章文室,香寂堂,道香堂等50多栋建筑,还具备可供万人做饭的设施。访问救仁寺时,绝对不可错过大法堂和佛语碑。大法堂是1980年4月29日竣工的5层建筑,是韩国国内最大规模的佛堂。上月圆觉大祖师佛语碑是将上月圆觉大祖师所授法文,简单明了的总结后雕刻的石碑。在此佛语中,包含了佛祖的八万大藏经的所有真理和道理。 

群山近代史博物馆군산근대역사박물관
 
全罗北道(群山市) ,
群山近代史博物馆秉持着“历史会成为未来”的理念,将过去曾为贸易港的海上物流运输中心地区的群山旧貌,及近代韩国的文化资源进行展示,更是将西海的千年海上运输历史与走向世界的“国际贸易港—群山”的面貌完全展示出来。 * 开馆日 2011年9月30日

九里市民汉江公园(波斯菊公园)
 
京畿道(九里市)
九里市民汉江公园有凉爽的江风和绿草,其中大片的花田更是让游客可以一同度过欢乐时光的空间,小朋友在此可以认识大自然的重要性,大人则是能够脱离都市生活、寻求休息的片刻。面积达132,232m²(约4万坪)的花田,在5月是一大片的油菜花田,10月则是开满了波斯菊,成为了九里市民以及首尔市民都会慕名前往的名胜。

大田同怀德春堂
 
大田广域市(大德区) ,
宋俊吉48岁时的孝宗4年1653年建设的别堂建筑,这里的一部分作为公园。公园后边的山林自然环境和同春堂前部分相互完美融合。因此,东北圈居民对这里的使用率也在逐渐增加。所谓的同春堂是指作为朝鲜孝宗时期大司宪,吏曹判书,兵曹判书的同春堂宋俊吉(1606-1672)先生的别堂被指定的宝物209号文化遗产。四季如春的同春堂是借用他的号建成的。挂在这里的悬板是宋俊吉先生去世第6年即肃宗4年(1678)时尤庵宋时烈所写的。这个公园由莲花池3所,民俗秋千,八角亭和洗手间间的体育设施,长椅,饮水台等构成。并且每年在这里还举办各种文化活动。4月份举办同春堂文化节,主要有同春堂留学学术研讨会,崇慕祭礼,挥毫大会,汉诗白日场,投毫游戏,荡秋千等。用以缅怀我们故乡留学的宋俊吉先生的学风和人格,以形成居民和睦,和谐如一的氛围。

和顺金沙滩海岸화순 금모래 해변
 
济州道(西归浦市)
和顺金沙滩海岸拥有99,174m²(约3万余坪)的天然黑沙沙滩,离山房山、龙头海岸距离十分近,西南边的兄弟岛、马罗岛以及加波岛上的自然景观也十分美丽,附近还有趵突泉水供游客游玩观赏。周边的大众设施也十分完善。

妖怪公园
 
济州道(济州市)
有什么素材用来表现怪物最自然呢?虽然靠混合泥土建立骨架所完成的塑像也是作品,但泥土加上断裂的铁锹、除去寒冷的暖炉筒、扫把、老松树、有一个一个洞的玄武岩等偶然出现的独创性作品更吸引人。亲身体验1998年起从企划到设计、开发市场等专门设计师7年间亲手制作的2,300个妖怪表情后,再用奇特的想像力制造出属于自己的妖怪,妖怪公园内有类似这样的各种活动。跳舞的妖怪、唱歌的妖怪、塑像与活用音响、照明、影像的3次元表演等,以妖怪为主题的专门主题公园内充满各种动感的视觉饗宴与活动。夏季夜间开放时,白天提供欣赏的建筑与塑像都会成為活动的主角。夜晚活用妖怪的特性,在塑像、建筑物的眼睛及周围设置照明,并以石头、星星影像等自然主题的影音让妖怪公园呈现完全不同的样貌。各式各样的活动与公演相互结合,带来庆典氛围的演出。只有妖怪公园能感受到的特色与美丽星星之旅,适合与亲爱的家人、恋人一同前来游玩。

余佐川
 
庆尚南道(昌原市) ,
以镇海观光胜地而被人们所熟知的余佐川是MBC电视剧《罗曼史》中两个主演(冠佑和彩媛)参观完军港祭以后第一次在桥上见面的地方,电视一经播出这里就被称为“浪漫之桥”,迅速成为人们接踵而至的观光胜地。4月时分,樱花开满了整个城市中心这里是镇海区中欣赏樱花的最佳场所,届时,到处都是挤满了为欣赏樱花美景而来到这里的游客,也不乏是都市中的另一道风景线。

竹绿园
 
全罗南道(潭阳郡) ,
沿着官防堤林和清溪潭阳川之间的乡校一路走去,就可以看到左边被茂密竹林掩映其间的古屋,这就是位于潭阳郡的“竹林浴场”竹绿园。 踩着入口的石阶一步步走上去,生硬的全身都得到了放松,片片丛林间吹来的凉风,不由透进心扉,让人感到丝丝凉意。聆听竹叶清脆敲打的声音,沿着林间小路走去,享受着林间透过的温暖阳光,身心都变得轻松起来。竹绿园中生产由竹叶落下的露珠制成的竹露茶,享受完竹林浴后可以在此品茶,感受心灵的自由。

扶余陵山里古坟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부여 능산리 고분군[유네스코 세계유산]
 
忠清南道(扶馀郡) ,
古坟群位于海拔121m的陵山里一脉的腹地位置。作为古坟的所在地,这里不管是从风水上还是地理位置上看都是龙尊虎卧之宝地。坟群后方是主山,墓群周围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的阴阳五行原理,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分别有山脉环绕,盐仓里的山位于南侧朱雀的位置,坟地前方约200m处坐落着王室们的陵墓群,陵山里河川就从这里缓缓流淌而过。古墓主要由2列组成,第一列3座,后一列3座,最后面的高地上还有一座,共7座。这里的坟都是圆形土坟,按照大小可分为大、中、小型三种。第一列3座大型古坟直径约25~30m,后一列的坟径约20~25m,最后面的1座古坟直径约20m左右。1号坟东下塚是由长方形玄室和羨道构成的单室墓。玄室和羡道四面的石壁用巨大的花岗岩和片麻岩石板建成。在石室中央部分的地面,采用模砖石铺成,上面是长238cm,宽125cm,高17.5cm的棺台。上前细看内部的话,可以发现这曾是座1人用的棺台,后来两侧经扩建,被改修成了2人用的。2号坟中下塚也是由长方形的石室和相对较长的羡道组成的单室墓。顶部为隧道形结构,壁体是用狭长的长台石建成的。和松山里6号坟和武陵王陵的构造样式一样,只是壁石材料换成了长台石。石室全长672cm, 玄室长349cm,宽215.1cm,壁高130.4cm,坟顶高234.3cm,羡道长290cm,宽112.2㎝,顶高126.1cm。 3号坟西下塚则是由长方形石室和相对较短的羡道构成的单室墓。顶部四四平平,整个就是一块巨大的石板盖在坟顶。这种构造是7世纪时扶余地区的主流坟墓建筑模式。石室顶部长471.6cm,玄室长314cm,宽136cm,壁高131cm,顶部高约165cm,羡道长131cm,宽22cm,顶部高131cm。4号坟西下塚、5号坟中上塚、6号坟东上塚等是单室墓,坟顶是平四顶构造。7号坟是有长方形石室和短羡道构成的单室墓,壁体和坟顶各用4块板石构成。石室顶长355cm,玄室长139cm,宽62.5cm,壁高100cm,顶高145cm,羡道长55cm,宽90cm,顶高100cm。 最近在古坟群西方200m远处发现了陵寺(愿刹)的遗址,百济金铜大香炉和王铭石造舍利龛从那里出土再次说明了陵山里古坟是王室墓址。

华严寺
 
全罗南道(求礼郡) ,
位于智异山西南角的华严寺是全国十大寺庙之一,也是智异山最大的寺庙。由缘起祖师创建于百济圣王22年(544年)的华严寺在丁酉再乱(1592年)时遭遇火灾,如今的大雄殿、觉皇殿等建筑都是在朝鲜时代复修的。 通往华严寺的路紧靠着山谷,因此这个山谷就被称为华严寺山谷。 沿溪谷而上的登山路还可通往老姑坛。盘山而上,在路的右边是'市内游乐'休息处,草屋和水碓也随处可见。经过"市内游乐"就来到了华严寺的一柱门,旁边的石墙一路蜿蜒开去。走过一柱门是金刚门,然后就来到了普济楼。拾阶而上,大雄殿前的坪坝便展现于眼前。 阶梯两侧分别屹立着西五层石塔和东五层石塔,在大雄殿的左侧则是觉皇殿。国内规模最大的石灯就位于觉皇殿前,是统一新罗时的作品。华严寺内有不少国宝级的遗物。位于“孝台”的四狮子三层石塔就是寺内具代表性的石雕。石塔所在的“孝台”小坡就在觉皇殿左侧的石阶上。除此以外,还有雄伟的艺术性宫殿--大雄殿及保存完好的普济楼。掩映于山中的华严寺充分展现了古代的风貌,是一座美丽的寺庙。* 文化财华严寺觉皇殿前石灯(国宝第12号), 华严寺4狮子3层石塔(国宝第35号),华严寺觉皇殿(国宝第67号), 华严寺灵山会挂佛帧(国宝第301号),华严寺东、西5层石塔(宝物第132号,133号), 华严寺大雄店(宝物第299号),华严寺 圆通殿前狮子塔(宝物第300号), 华严寺华严石经(宝物第1040号),华严寺的的彼岸樱(天然纪念物第38号), 华严寺普济楼(全罗南道有型文化财第49号),华严寺九层庵石灯(全罗南道有型文化财第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