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
 
忠清北道(丹阳郡) ,
* 大自然鬼斧神工打造的门-石门 * 于岛潭三峰往上游逆流而行约200m,左侧江边可以看见高约数十尺、呈虹桥状的石柱,这正是丹阳的著名景点石门。石门是由两块巨大的石柱,以及一块横躺于上的岩石自然形成的门,这样壮观神秘的奇景,也使石门名列丹阳八景中的第二景。 在石门的左侧有一个石窟,石窟内则有仙人田。相传过去天界的麻姑仙女为了储水而下凡,却不小心遗失了髮簪,为了找髮簪的麻姑以手挖地,形成了99亩肥沃的农田。麻姑见到此处比天界还美的景致,决定在此过著农耕生活,而这片宽广的田地也因仙人曾于此务农,而被称为「仙人田」。

阿瑟罗艺术世界
 
江原道(江陵市)
占地7.5万坪左右的阿瑟罗艺术世界取名于新罗时代江陵一带的别称,由“松树庭院”、“时间广场”、“海洋庭院”、“农田庭院”等构成。露天展馆连接着不远处的大海,海丰拂过,带来平和浪漫的气氛。艺术世界还专门为孩子们设有动手参与的体验型活动。 一般,游览整个艺术世界需要1.5-2.5小时。

博览会海洋公园
 
全罗南道(丽水市) ,
在与大海相连的水边公园散步,参加各种丰富多彩的海洋水上运动,观赏世界唯一一个多媒体"BIG O"秀,在如家一样温馨的Guesthouse中度过美好的一夜,这一切均可在博览会海洋公园里实现。此外,园内配有完备的国际会议设施,适合举行各种会议、展示、研讨会等活动。

丽水海洋铁路自行车여수 해양레일바이크
 
全罗南道(丽水市) ,
全长3.5m的丽水海洋铁路自行车,在隧道与景色开阔的铁路上奔驰,整个区段都可以欣赏到美丽的海景,能带给游客极佳的视觉享受与身心放松。

鲍石亭遗址
 
庆尚北道(庆州市) ,
鲍石亭(面积7,432㎡)位于溪边的岩石上,1963年1月 21日被指定为史迹第1号。这里原是新罗(BC57-AD935)时期行宫的遗址,现在当时的建筑已不复存在,只留了下形如鲍鱼的石水渠。石槽呈弯曲形,如同鲍鱼壳一般,故取名鲍石亭。鲍石亭由约63块石材组成,宽35CM,平均长26CM,全长约10米。据说以前曾将南山溪谷流出的水导入鲍石亭后再通过石龟喷出。但现在石龟已不复存在了。新罗的国王们经常带领着君臣、贵族们来此游玩。据说他们把酒杯放在沿石槽而流淌的水中,在酒杯移到自己身边之前吟诗,享受曲水流觞之风流韵致。鲍石亭旁边是南山的鲍石溪谷,这里溪水清澈,景色宜人,自新罗时期起就深受人们的青睐。因此新罗王室选择这里建造了行宫。现在仍有数百年榉树、松树、竹林,氛围十分幽雅。

汉滩江
 
京畿道(涟川郡)
漂流指的是在急流上乘坐橡胶艇随波逐流。在韩国可以进行漂流的河流有铁原的汉滩江、麟蹄的内麟川、宁越的东江等, 其中铁原的汉滩江的漂流条件最为理想。这里距首尔仅1小时30分钟, 江水清澈,水量丰裕,由于风化作用形成的奇岩怪石象屏风一般的展开。在漂流时会不由自主对惊叹于大自然的神秘。

南杨州综合摄影城
 
京畿道(南阳州市)
位于京畿道的南杨州综合摄影城拥有各式露天摄影布景以及摄影棚和放映厅。除此以外,摄影所内还设有讲述电影发展史的电影文化馆、让游客直接参与其中的电影体验馆和陈列剧中所用服饰及其它物品的道具室。2000年大获畅销的电影《共同警备区》和刻画朝鲜时代画家张承叶生平的林权泽导演作品《醉画仙》等都曾在此取景。

屏山书院
 
庆尚北道(安东市) ,
屏山书院是一些敬仰著名儒学家柳成龙(1542-1607)的学者们于1613年共同修建的,1863年成为赐额书院(朝鲜时期,获得国王御赐的书院),书院里供放着柳先生的牌位。1868年兴宣大院君(朝鲜时期的王族兼政治家 1820 ~ 1898)颁布书院撤废令时,全国共有47座(其中安东2座)书院被保留下来,屏山书院就是其中之一。屏山书院坐落在洛东江和屏山的怀抱中,景色十分美丽。

多大浦海水浴场
 
釜山广域市(沙下区) ,
多大浦海水浴场位于釜山市内西南部,洛东江入海口处,全长大约为8km。浴场的沙滩长900m,宽100m,海水平均水温为21.6℃。从海边向大海延伸的300m的距离,水深不过1.5m,是全家夏日避暑旅游的好去处。

华城隆陵与健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
 
京畿道(华城市)
  * 隆陵 隆陵是朝鲜第22代皇帝正祖的父亲(庄祖:思悼世子 1735-1762)和其妃子(献敬王后 1735-1815) 洪氏的合葬陵。庄祖是朝鲜第21代皇帝英祖的第二个儿子,1736年(英祖12年) 被册封为王世子(太子)。作为王世子,庄祖在各个方面都才能出众、出类拔萃 。但是1762年,因英祖的命令而被关到“丢卒”(音译,装米等谷类的木柜子)里,活活闷死了。 庄祖的陵原来位于京畿道杨州郡拜峰山,其子正祖一即位,就为父迁陵,并给新墓园起名为显隆园。并追封父亲为庄祖,迁陵后,改用新陵号(陵的名字)隆陵。献敬王后1744年被册封为世子妃。在丈夫不幸丧命后,王后过着孤独的日子,1795年在其花甲之际,应侄子洪守荣之请,以思悼世子惨变事件为中心,写了一本自传性的回忆录《闲(恨)中录》,流传于世。《闲(恨)中录》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和《仁显王后传》一起,是宫中文学的两块奇葩。隆陵所在的京畿道华城市安宁洞的墓园中,立着刻有牡丹和莲花花纹的屏风石碑,将王陵隔成了上界和下界两部分。上界有陵寝、魂游石(为灵魂出来游荡准备的石头,设在王陵封坟前面的正方形的石头)、望柱石(望柱石,墓前两边立的一对石柱)整齐的安放着,下界有文人石(陵前所立的文官模样的石像)、武人石(陵前立的武官模样的石像)、石马(陵前用石头做的马)等。* 健陵健陵是正祖(1776-1800在位, 1752-1800)和其妃孝懿王后(1753-1821) 金氏埋葬的陵墓。当时依照正祖的遗言,在他死后,将其安葬在了父亲埋葬的隆陵附近。正祖是庄祖和献敬王后(惠庆宫洪氏)的次子,1959年(英祖35年) 8岁被册封为王世孙。在党派之争漩涡中登基的正祖,在位24年间实施了荡平策(为了消灭党派之争,在各党派内,挑选人才,予以重用的政策),实现了国家安定,并在王室内设立了图书馆“奎章阁”,在学问研究方面,留下了辉煌的业绩。正祖之妃,孝懿王后是朝鲜后期文臣金时默的女儿,1762年10岁时被册封为世孙妃。1776年正祖即位后,成为王妃。她一生过得都很简朴,1821年(纯祖21年)昌庆宫慈庆殿去世,享年69岁,无子嗣。健陵作为合葬陵,遵循了隆陵的规制,没有屏风石(陵上方像屏风一样安放的四角形阔石),栏杆石(像栏杆一样围在陵周围的石头,每块石头上都雕刻着莲花图案)间间距不大,和健陵的构成相似。正祖的陵,从华丽度来说,比父亲的陵稍逊一筹,这反映出了他一片的孝心。健陵和隆陵同时被指定为国家历史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