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声音文化殿堂
 
全罗北道(全州市) ,
艺术之乡和历史的都市全州在都市的历史,地区性的特征,城市的脉络,场所的性格上和其它的地区有很大的区别。文化艺术人的热情和地区居民的关于艺术的热爱度极高,艺术潜在能力也很丰富。 韩国声音文化的殿堂以这样的地区性特征为背景,不仅是单纯的艺术性空间,也提高了全北居民生活的品质,营造了温馨和谐的气氛,被活用为约会休息场所。韩国声音文化的殿堂的建筑外观被赋予了国际化,世界化,现代性的形象,创造出了极高的艺术性的价值,可以说是符合艺术之乡形象的建筑物。 * 开馆年度- 2001年9月

国立釜山科学馆(국립부산과학관)
 
釜山广域市(机张郡) ,
国立釜山科学馆是为了普及科学文化,使所有人都能轻松接触并学习科学所建立的博物馆。馆内以釜山、蔚山、庆尚南道地区主力产业──汽车、航太、造船、核能、能源产业为主题进行展示,在第一线推动并引领科学的大众化。

月精寺山寺体验
 
江原道(平昌郡)
月精寺位于江原道平昌郡珍富面五臺山上。透过寺庙寄宿的佛教文化体验带给现代人疲惫的身心安慰,步行在冷衫林道下成为回顾自身的机会。另外还能走在五臺川古道上,访问山内庵子,并看看五臺山的佛菩萨。

纱罗峰公园
 
济州道(济州市)
纱罗峰公园位于济州市东门转盘东边2km远处,是一座海拔仅143m的小山丘。在此观看日落的“纱峰落照”是“瀛洲12景”之一,与城山日出形成对照。公园北临大海,南靠汉拿山,非常受济州岛民和游客们的青睐。从纱罗峰入口处的公交车站向公园内走的路上,有一座慕忠祠,纱罗峰东边还有良弓场,位于在别刀峰怀抱中。山间还建有愚堂图书馆,环绕在纱罗峰后,一直到济州港、塔洞的海岸道路,是有名的兜风路线。

168계단168阶梯
 
釜山广域市(东区) ,
168阶梯式能从山腹道路最快下山前往釜山港的捷径,其阶梯数共有168阶、高度达6层楼高,是山腹道路最具代表性的地標之一。据说168阶梯下方原本有3座水井,但现今仅留下一座曾作为引用水来源使用的水井,可以想到在缺水的年代人们拍着长队,轮流取水的场面。背着扁担、水桶或拿着水缸等,不分男女老少,人们都聚集在此,这里不但是交流的场地,更是八卦的发源地。

庆州石冰库
 
庆尚北道(庆州市) ,
石冰库的意思就是用石头做的冰库,是古代的冰箱。这个在世界其他地方很难见到的古代冰库在新罗(BC 57-AD 935)的首都庆州的半月山上。这个优秀的古代遗迹的外观非常简陋,但是不要因此而失望。走到石冰库的入口附近,就会有阵阵冷气袭来,吓人一大跳。石冰库的一半在地上,一半在地下,这种神奇的结构体现了韩国古代先进的科学技术。石冰库建在地气寒冷的地方,地面和墙壁是花岗岩的,顶部是拱形,有通风口。建石冰库的时候,最后用了很多很多的石灰,起到了防止外部的湿气和雨水进入的作用。另外,冰库地面是倾斜的,可以使冰融化后的水流走,花岗岩的顶部最后又抹了一层泥土,只留出了通风口。在这样的冰库里储藏冰的时候,使用了稻草来隔热。现代的科学家在这里做过试验,用稻草隔热保存冰时,6个月后冰只减少了0.4%。在古代,这里保存的冰在夏天是上层社会最高级的零食。因此,韩国的很多历史书上都有王下令储藏冰块的记载。由此可推算,韩国至少在1500年前就开始建筑并使用石冰库。现在庆州的石冰库建于朝鲜英祖14年(AD1733年),内部长12.27米,宽5.76米,是原貌保存较好的石冰库之一。庆州的石冰库是国家管理的遗迹,被指定为宝物第66号。

飞仙台
 
江原道(束草市)
沿著卧仙台溪流往上走约300m左右,即可抵达飞仙台。曾有仙女下凡到此欣赏风景的传说,因此取名为'飞仙台',高耸入山的奇岩绝璧非常的壮观,从前就吸引了许多诗人和儒生来此飞仙台绝壁上题字,至今仍可以看到岩石上的字跡。从小公园出发到飞仙台共3km左右,需要50分钟,是非常值得推荐的登山路线。从束草市内道雪岳洞搭乘巴士约需30分钟。

庆州善德女王陵
 
庆尚北道(庆州市) ,
* 善德女王陵(史迹第182号)位于庆州市普门洞的善德女王陵,是新罗时代(BC57-935年)第27代王——善德女王(632-647年在位)的陵墓。真平王无子,善德女王是其大女儿,也是新罗历史上第一个登基做皇帝的女王。在位16年间,前后建设了芬皇寺和瞻星台,特别是新罗最大的皇龙寺九层石塔的建成,宣告了新罗时代佛教建筑全盛期的到来。而且,善德女王还扶持培养了大将金庾信和后来登基做了皇帝的金春秋等一干栋梁,这为统一三国打下了基础。但,正是由于女性皇帝这个弱点,其统治期间王权不稳,暴乱不断,善德女王也最终在此过程中去世。善德女王陵,周长73米,是一座圆形的土坟。坟的底部是用天然石块打的地基,没有任何装饰物,比其他的王陵要小。王陵下方,是作为护国寺庙而闻名的新罗四天王寺(사천왕사)遗址和神文王陵(신문왕릉)等。

李孝石文化村
 
江原道(平昌郡) ,
被誉为韩国短篇文学界著名巨作的"荞麦花开时",故事作品的背景地就是可山李孝石先生出生成长的地方。1990年由文化观光部指定为[全国第1号文化村],自此开始李孝石文化村每年固定在8月底9月初时举办"荞麦花开时孝石文化节"。 村内包括有孝石先生生前家址、纺车碓房、可山公园、李孝石纪念馆、荞麦乡土资料馆等建筑,以及如小说背景中出现的荞麦花围绕著山腰盛开的场面。每年夏末初秋定期举行的孝石文化节,以文化及荞麦为素材来提供丰富多彩的可看性,朴实又具有主题性的浓厚乡土色彩让前来参加的游客对庆典的安排赞不绝口。荞麦花在南安洞一带盛开得惹人喜爱,也让缅怀孝石先生文学精神为目的而行的考察团接连不断的到此参访。 庆典中还会展开包括作品背景地考察、全国孝石赛诗场、街头民俗公演、扮演作品中人物角色的公演队伍、摄影大会、荞麦花开时话剧及电影放映等活动,还有以荞麦为食材制作而成的特色风味小点,如:荞麦冷面、荞麦煎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