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岩
 
忠清南道(扶馀郡) ,
从扶苏山北侧,眺望白马江的话,可看到一处突兀在半空中的峭壁,这就是落花岩。在受泗沘城罗唐联合军蹂躏的时候,无数的百济妇女像落花一样将自己淹没在了白马江水中。据[三国遗事]记载,落花岩曾被称为堕死岩(人坠落而死的岩石)。百济圣王为了实现国家繁盛的远大梦想,将都城迁到了泗沘城,却在冠山城战斗中不幸惨遭战死的命运。后来经威德王ㆍ武王ㆍ义慈王历代的努力,终于实现了强大的国力。新罗也很难与之单独对抗,于是和唐朝军队联合在泗沘城展开了对决。此时不知是百济国运已尽,还是义慈王疏于政事,国家根基很快就被动摇了。结果在义慈王20年(660),泗沘城被新罗ㆍ唐朝联合军攻陷,城内的宫女和剩下的妇女逃到了扶苏山上。不料罗唐联合军一直攻到扶苏山城,百济的妇女被侵略军抓住,受尽凌辱。无数妇女选择了投江自尽,将自己的生命和衰颓的国运结束了。将女人的贞洁看得比生命还重要的百济妇女,在最后还为坚守贞洁而努力。落花岩最终成了百济妇女坚贞气节的见证。峭壁上刻的落花岩三个大字传说是朝鲜时代的学者尤庵宋时烈先生所提。

凤山文化街
 
大邱广域市(中区) ,
凤山文化街是大邱具有代表性的艺术之街。这条街是在1991年开始逐渐增设画廊的,从凤山洞大邱学院,到凤山六岔口,街边大大小小的画廊近20余家。随着大邱市民对于文化艺术的不断追求,渐渐地这里便被选定为大邱的画廊小巷。此后,道路两旁进行整修,变得整洁有序,并添置了路灯。伴随着凤山文化会馆、青少年文化之家的诞生,这条街开始受越来越多市民的喜爱。凤山文化街一年四季,都有作品展出,并于每年10月举行凤山美术节。

高丽宫址
 
仁川(江华郡)
高丽高宗19年时为抵制蒙古军的侵略,王都迁到了江华岛,此后高丽王室在元宗11年时迁都开城,就这样高丽宫址在抵御蒙古侵略的39年间的1232年6月,高丽高宗当时打着抗蒙的旗帜迁都江华2年后的1234年建成了官衙和宫殿。当时佛教文化盛行的八万大藏经就是在江华制成的,1270年5月迁都开城,江华的城和宫殿也荒废了。1637年丙子胡乱后高丽宫殿遗址只留下了现在的东轩和吏房厅。吏房厅是1654年孝宗5年在江华府建立的府衙,1783年正祖时期改建成79坪的ㄷ字形的建筑物。现在的高丽宫殿遗址是1977年修缮而成的。

江陵市乌竹轩市立博物馆
 
江原道(江陵市)
乌竹轩市立博物馆是由乌竹轩和市立博物馆合并而成的。 乌竹轩完整地重现了朝鲜时代(1392-1910)人们的生活面貌,是重要的建筑资料,也是韩国现存古屋中年代最久远的建筑。韩国的一代伟人栗谷李珥(1536-1584)就出生在乌竹轩的梦龙室里。传说中李珥的母亲(伟人申师壬堂)在生下儿子以前作过龙梦。为此,每年乌竹轩都举办栗谷祭典。而在市立博物馆里则展出了许多岭东地区的民俗材料及遗物。乌竹轩的文成祠挂有栗谷李珥的画像。栗谷纪念馆里则可以欣赏到著名艺术世家栗谷家人的艺术作品。而在乡土民俗馆和历史文化馆、露天展示场内还可以欣赏到各种佛教作品及陶瓷、画及先人的生活用品。乌竹轩市立博物馆附近有镜浦海水浴场和朝鲜时期上流层居住过的船桥庄。在镜浦海水浴场可以看到清澈的东海海水和青翠的松林,尽情享受充满假日的悠闲。附近还有真声博物馆,收藏着爱迪生的发明以及最新音响设施等1600多个留声机。

春川玉矿山
 
江原道(春川市)
位于江原道春川市金玉洞山谷的玉矿山是韩国唯一一个玉矿山,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白玉矿山,还被称为春川软玉。1972年开发短玉矿山是以前开采过的矿山,现在是人们体验玉之灵气的if,有玉窟体验场和玉疗房在经营之中。很久以前,玉的神奇功效就广为人知。这里的玉对治疗关节痛、高血压、过敏性鼻炎、糖尿病、失眠症等有显著的疗效。进入矿山,右边是蒸浴室、左边是玉窟体验场。长达150m的玉窟里,两边都是玉石,再往前,是为人们准备的用于休息的长廊。坑道(矿山内的通路)末端有玉井水(从玉石中涌出的泉水)供人们饮用。玉井水是在玉矿山岩盘中汇集到地下水。对治疗痢疾、便秘、消化不良等效果显著。因此饮用的人很多。此外这里还有销售戒指、项链等的玉展示场和销售用玉井水所做料理的饭店。到玉矿山的客人一般都可以较优惠的价格买到玉原石制品、混合制品、混合饮料等多种玉制品和玉井水。

羽化亭
 
全罗北道(井邑市) ,
羽化亭位于往内藏山售票处入口(探访谘询服务所附近)的路上,亭子与平稳的湖水与秋天的枫叶融为一体,形成美丽景观。传说亭子曾长出翅膀飞到天上,因此赋予羽化亭的名字。与火红的枫叶倒映在湖水上,美丽的景緻是很多摄影师取景的地方。

闻庆鸟岭外景拍摄地
 
庆尚北道(闻庆市) ,
穿越时空!穿越到朝鲜时期    这里不仅是2000年KBS电视剧《太祖王建》的拍摄场地,还是韩国放送公社其他数片史剧的拍摄地。2008年把高丽时期的摄影棚重新装修成了朝鲜时期的摄影棚。因此在闻庆鸟岭拍摄地可以观赏体验韩国不同时期、不同身份的住宅、生活风俗、宫与军队、以及官厅等。

李孝石文学馆
 
江原道(平昌郡)
2002年对外开放的李孝石文学馆是为纪念出生于蓬坪的《荞麦花开时》作者李孝石(1907-1942)而修建的。1936年发表的《荞麦花开时》以蓬坪的荞麦花地为背景展开,有韩国短篇文学白眉(“马氏五常,白眉最良”--三国志 原指马良,字季常,兄弟五人,马良有白眉,才能最优。现指最杰出的人或物)之称。文学馆由李孝石文学陈列室、荞麦资料室、文学庭院和咖啡厅构成。陈列室内展放着李孝石先生旧时在蓬坪居住地的模型、重现李先生文学生涯及作品的影像资料、数种遗物等;资料室里可查阅与荞麦相关的各种资料;分散着各种造型的文学庭院草坪则是休憩的好地方。李孝石文学院位于山坡上,四周景色优美。尤其每年9月左右,荞麦花开,一片白色的海洋。

江华历史博物馆강화역사박물관
 
仁川(江华郡)
江华历史博物馆于2010年开馆,位于世界文化遗产第137号江华支石墓公园内,是为了保存、展示以及研究先史时期到近现代在江华岛出土的文物而设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