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越高氏洞窟
 
江原道(宁越郡) ,
高氏洞窟名称的由来是壬辰倭乱时倭军和高氏战争时,高氏家族曾于此避难因而得名。洞窟内留有高氏家族在避难时生火做饭的痕迹。该洞窟是韩国最具代表性的石灰岩洞窟,据推测,大约形成于4~5亿年前,从中可以看到石钟乳的形成过程。整个洞窟的主洞窟长3,388m,其中仅有长达620m的区间对外开放。

议政府站
 
京畿道(议政府市) ,
议政府站作为京元线上的一个火车站,位于佳陵站和回龙站之间。它曾是市郊线路的终点站,但随着首都圈地铁线路延伸至逍遥山,目前议政府站仅有地铁经停。

莲花山道立公园
 
庆尚南道(固城郡) ,
坐落在太白山脈南部的莲花山因其风景秀丽,景观独特,于1983年被指定为道立公园。该山形似一朵绽放的莲花,因而得名“莲花山”。莲花山上有玉泉寺、莲台庵、白莲庵以及靑莲庵等多处名胜古迹。其中最有名的是玉泉寺。玉泉寺兴建于676年,是华岩宗十大寺庙之一,寺中的温泉四季汩汩长流,吸引了无数的游客来此游览。松茸和草莓是莲花山一带的特产。

礼山华岩寺
 
忠清南道(礼山郡) ,
参观礼山的华岩寺可以感受到秋史金正喜先生的魅力。朝鲜后期代表文人秋史,出生于礼山,距华岩寺不远的地方,建有秋史古宅及其生出的家,房屋风格古色古香,别具一格。 位于海拔较低的乌石山上的华岩寺,是一座与秋史有着很深渊源的寺庙。因为这座寺庙是金正喜先生的曾祖父金汉荩所重建。作为英祖驸马的金汉荩,与英祖的二女儿,庄祖的妹妹和顺翁主结婚,死后二人合葬于龙山脚下的鹦鹉峰,将生前与这座寺庙的因缘,一直延续下去。 现在的华岩寺,即便近看,也因其入口处挤满了整洁干净的寮舍而失去了原有的寺庙感觉。古色古香而又历史悠久的寮舍,彰显了秋史的风采,且随处可见秋史的遗物。 最近比丘尼高僧在此修道,更为这个位于市郊的古寺带来一份安详。建议热爱秋史的朋友,不妨来访一次。 * 历史 关于这座寺庙的由来不得而知,唯一可以考证的是在三国时代,便有了此寺。在寺庙的后方,有屏风岩,相传古寺曾在屏风岩的下方。随时间的流逝,寺庙渐渐消失,只留下一个小小的塔,后挪移到现在的位置。 关于华岩寺的历史文献几乎没有,因此具体缘由不得而知。但目前在遗物展示馆所藏的<华岩寺重修记>中,有关于寺庙的记录,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此重建记记述了1848年(宪宗14)金命喜(1788~?)建寺,在金相喜使用后曹錫臣重建。金命喜是著名的书法家及碑铭研究家,乃秋史金正喜的弟弟,满腹经纶,学术略有建树。根据这部文献,虽然不知此寺庙最初是何时修建的,但在1752年庆州人金汉荩(1720~1758)为管理其父金兴庆(1667~1750)的庙宇,将其重建。在华岩寺西北部约20m处,有一块近100余坪的腹地,据庙中僧侣所言,是华岩寺的原址。 原来寺庙建于屏风岩之前,闭寺后仅剩下一塔,在和顺翁主与月城尉金汉荩重建后,英祖给其命名为华岩寺。即在英祖壬申年,其驸马月城尉金汉荩将寺庙重建。虽然名字是英祖赐予的,但牌匾则是月城尉亲笔写的。 月城尉在重建此寺的95年后,宪宗丙午年,寺庙再次受到损坏,以致僧侣无法寄居,于是金秋史一家再次出资重建,便有了现在我们所见的华岩寺。

尖察山双溪寺
 
全罗南道(珍岛郡) ,
位于尖察山(高485m)北侧的双溪寺由道詵国师创建于857年,1648年又经义雄重建。寺庙清幽雅致,宽石铺成的小路在香树、樱桃树、柿子树等百年老树的陪伴下向远处延伸,庭院景色让人难忘。 沿寺庙后的溪谷往上步行10分钟左后,就能看到被指定为第107号天然纪念物的50多种常绿林覆盖了3,700坪大小的地方。双溪寺右侧就是朝鲜末期著名画家许维先生居住过的云林山房。

昌原自行车赛场
 
庆尚南道(昌原市) ,
昌原自行车赛场是国内最早的全天候赛场。赛车的种类大致可分为专用赛场内进行的径赛项目、在公路上进行的公路项目以及以山地路线上进行的MTBadhh.2000年悉尼奥运会开始将自行车赛 以列为径赛项目,成为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昌原自行车赛场比赛时有7名选手参赛,以他们强大的体力及智慧在跑道上骑6圈,决出胜负,这是一项科学的休闲运动。观众可先购入自己认为能够获胜选手的票,一旦猜中,即可获得奖金。

国立希里山海松自然休养林
 
忠清南道(舒川郡) ,
满山被翠绿的海松所覆盖,风景秀丽,在休养林入口处,有一水库,可享受到山林休养的极致。沿登山路向山顶而行,可看见临近的春长台海水浴场、金刚河口坝、韩山苎麻城镇等景观。希里山海拔329m,最高峰为文秀峰,其北边有四壮士曾经游玩的四人台,在四人台的下方,则是140m高的绝壁。在文秀峰的下方,据说臭虫很多,以至将原有的文秀寺拆得坍塌掉了,目前只能看见寺庙的残留痕迹。沿文秀峰向南500米,是战士们骑马驰骋之地,而它东南方500米处,则树立着一个形状类似马拉出的粪便的岩石,被称为“马粪岩”。尤其是文秀峰下方四壮士曾住过的4处山峰,山峰下乃是兵卒们停驻足过的岩石,体积虽小但有百余个,也被称为兵卒岩石。

平沙里原野
 
庆尚南道(河东郡) ,
蟾津江穿越峡谷流淌,冲积成大片原野,也吸引许多人在此聚集形成村落并创造文化。宽阔的原野孕育了生命,而在此生长的稻米与大麦也让众多生命得以继续传承下去。在全长五百里的蟾津江,平沙里原野为其中最广阔的原野,占地广达83万餘坪。

莞岛沿岸客运码头
 
全罗南道(莞岛郡) ,
可搭乘从莞岛出发轮渡的客运码头。